Historical Context/历史背景/歷史背景

追尋現代化

Letter from Chi Yun Huang to Mr. Alfred Stearns, December 31, 1923

Chi Yun Huang 以杜錫珪的名義寫給斯登的信,杜錫珪是Kong Yuen Tu(1930級)的父親

盡管美國發出一些不歡迎中國人的信息,一些中國上層階級的家長堅持他們的孩子應該接受美國教育。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送好幾個孩子到美國上學。一個家庭(蔡紹基家)有非常多的菲利普斯學院的校友,斯登開玩笑稱他家是「安多佛的殖民地」[1]。一些家長,譬如蔡紹基和蔡廷幹,自己本身就是留美幼童。一些家長是高級別的政府官員,比如杜錫珪將軍,中國的海軍總長。他的一名屬下也是安多佛的校友。他們聽說安多佛,想讓他們的孩子熟悉「西方的思想和理想」並「學習真正的美國民主以及美國文化中的精華。」[2] 一些家長,比如孫春英,是富商並和中國的美國傳教士關系密切。孫春英想讓他的孩子「接受最好的美國人接受的教育」[3],並且視基督教是實現這種優秀的關鍵。他想讓他的孩子都成為基督徒,並請斯登安排他的孩子住在基督教家庭。

現代化對中國人來說不是自然且容易的發展過程,而是混亂有時候還有些迷茫的過程。與毛澤東、蔣介石和鄧小平這些主宰20世紀中國政治的人相比,這些早期中國留學生在推動國家前進的過程中同樣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也許沒有那些人有名,但他們在他們的崗位上幫助中國普及教育,建立產業,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為中國爭取利益。在民族主義情緒的驅使下,他們不光為個人和家庭的雄心學習,重要的是也為他們祖國的未來學習。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包括那些安多佛的中國學生,現代化首先意味著技術。不斷戰敗於工業強國的屈辱經歷刻進了中國人的意識裏。因此,大多數早起中國留學生選擇學習技術和科學。安多佛的中國學生大部分也在科學系,在大學選擇主修技術。一名中國學生在1910年解釋中國學生為什麽來美國的原因:

"英國的成功是因為商業。美國的則是工業化。美國的繁榮源於廣袤的土地和資源的豐富。中國的情況很像美國而不同於英國。美國依靠技術開發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它有著最先進的製造業。(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大部分中國學生來到美國。(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大部分學習工程和其他實用學科。"[4]

MIT Chinese Students' Club, 1923

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留學生俱樂部, 1923年 (來源:China Comes To MIT)

the 1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Eastern Section, Ithaca, New York, September 7-14, 1921.

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第18屆年會,東部地區會議,伊薩卡,紐約州,1921年9月7-14號,"Technology"(技術)代指麻省理工學院(來源:China Comes To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