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Context/历史背景/歷史背景
與種族主義鬥爭
除了給中國學生提供最高標準的品格和學術教育,斯登還扮演了保護中國學生、反對種族主義的保護者角色。1882年的排華法案和1924年的移民法案禁止中國和日本人移民美國。盡管排華法案豁免了商人、教師、學生和旅行者,但海關官員仍然讓入境美國成為一種極度痛苦和屈辱的經歷。中國人經常被長時間審問或者無理由拘留,他們的護照也被沒收。甚至外交官也不能避免這樣的虐待。在海關的糟糕經歷臭名昭著,以至於很多學生避開美國,去了其他國家。大家約200多名在上海的美國人向美國政府請願,提醒政府「(美國)渴望的中國階層正流失去其他國家」[1]。
斯登作為校長經常寫信給移民管理機構,證明學生的身份,以及敦促他們釋放學生。他抗議濫權並威脅要在華盛頓反映這事。當他的學生在街頭受到種族主義的侮辱時,他給學生提供支持,教育他們普世的手足情誼並鼓勵他們繼續學業。他的學生之一,Mary Sun,告訴他她當護士照顧意大利移民和非裔美國嬰兒的有趣經歷時,斯登對她的平等主義大加贊賞(詳見這裏)
「......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就能讓我們愚鈍的心看清一個真相,那就是如果上帝為人類計劃了什麽,膚色在這裏面無足輕重。」
——斯登,1930年
在1907年中國留學生大會上的致辭中,斯登對(美國的)「偏見和自私」道歉,偏見和自私「主宰了與美國理想相悖的各種政策和行動,真正的美國人對此大聲抗議。」 他向中國留學生保證他們在大學的經歷會是「美國理想的最佳見證......你們的學生會受到熱烈歡迎。」[2]。
來源:
[1] Weili Ye, 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 p.89.
[2] Alfred E.Stearns,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November 1907, 15, quoted from Weili Ye, 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