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Context/历史背景/歷史背景

塑造精英

Pearson Hall in 1933

Pearson教學樓,1933年

因為名聲顯赫以及美國教育的費用遠超一般中國家庭所能負擔,庚子賠款獎學金的申請競爭非常激烈。然而,許多富裕家庭能自費送他們的孩子到美國接受教育。像早期的留美幼童一樣,這些孩子先到美國上中學,再上大學。一些有遠見的家庭也讓女兒接受同樣的教育,比如Mary Sun和Helen Tsai,她們與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女性不分上下。

菲利普斯學校的校長,Alfred E. Stearns, 在這些年輕人的小學和中學教育階段扮演了至關重要的引領人角色。1903年到1933年他擔任校長期間,他照顧了一百多名中國學生並擔任他們的監護人。像許多美國知識分子和學者一樣,斯登校長對教育中國年輕人以讓他們幫助中國屹立於世界發達國家和極受尊敬國家之列充滿希望和熱情。學生需要安頓下來的時候,他允許學生住在他家,給不同年齡的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關心他們的學業,執行他們家長的囑托,代表家長管理財務,邀請他們一起去他家慶祝節日,以及在這些學生成長時期在各種事情上提供建議。他不僅僅是一名監護人,更是導師、朋友、家長和榜樣。他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並且是一名出色的棒球手。他代表著強身派基督教——一種流行於美國的哲學運動,這個運動強調愛國主義、自律、陽剛和競技體育的能力。他把這些好的品質通過書信或者親自示範一點一點培植於他的中國學生中。在他的監護下,他的學生在學業和體育方面都十分出色。

Alfred E. Stearns in 1908

阿爾弗雷德·斯登,菲利普斯學院第九任校長,1908

Alfred E. Stearns in 1923

斯登,1923年

作為一名熱愛中國的人,斯登對這些年輕學生報以難以置信的情誼和耐心。他相信,這些接受現代教育的年輕學生會帶領中國走出困境,重塑國家形象。斯登的學生Chi Chuan Yu,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並在上海的一所大學擔任教師,1922年他給斯登的信中寫道:

「我總是堅信,您在學校教育中國的年輕人是對中國極大的幫助。這種手段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比其他手段更能幫助中國。」【1】

在斯登的領導下,菲利普斯學院在1907年和1916年主辦了中國留學生會議。中國留學生會議每年舉辦一次,是在美中國留學生聚會的場合。他們探討和爭論中國「持續面臨」的國內和國際挑戰,一起玩運動,野餐和遠足郊遊,以及邀請在政界、教育界、商界和軍界的傑出華人做演講。斯登在歡迎詞中說到:

「菲利普斯學院對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有著特殊的興趣。因為在他們的領袖容閎的推薦之下,很多學生選擇了這所學校。」【2】

斯登專註於和這些年輕的學生建立教育和私人關系,這使得他的朋友稱其為「把中國男孩當愛好」。【3】

「當我坦白地告訴你,在我的人生中最激勵我的地方就是安多佛,是你給了我這些鼓舞,我一點都沒誇張。你做事時候的精神和勇氣令人難忘。在安多佛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部分。」

——Chin Chuan Yu (1919級),1922年

斯登1933年退休時,校報《菲利普斯報》說的最好:「斯登博士的一生是現代菲利普斯學校的故事,他的名字永遠和它聯系在一起。三十年來,他帶領學校實現了無以倫比的發展,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中他是中學教育的傑出人物......我們只談論斯登對成百上千認識斯登的安多佛學生的個人意義。他的理想主義,對職責無私的奉獻,他良好的夥伴精神以及稀有的精神力量為他贏得了所有受他影響的人的愛與欽佩。不知疲倦地促進品格和學術的最高標準,為他自己和安多佛贏得了全國的尊重。」

來源:

[1] Chi Chuan Yu’s Letter to Dr.Stearns, January 15, 1922.

[2] The Twelf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pamphlet

[3] “The Eastern Section Conferenc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Vol.11(1915-1916), 596.

[4] Chi Chuan Yu’s Letter to Dr.Stearns, January 15, 1922.

[5]Phillips Bulletin, April 1933, p.3.